贝亲网 - 耽美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5

分卷阅读115

    余悸,如果真给他更好的基础。或许他反倒没有这么大的胆量,那现在的奇迹也就不可能发生了。

比起升职。胡卫东更在意的,其实是红二十八军与大别山根据地现在终于可以直接管到了,他倒不是不信任高敬亭,只是长期将自主权下放后难免会出现山头主义等种种难以避免的问题。另外,考虑到红十五军华北作战过程中的大量伤亡、与红二十八军这段时间里的进一步发展,红三方面军成立后,编制也是要进行一番调整的……

不久,张浩以中原局书记的身份宣布对红三方面军重划编制,红十五军继承原来红八军团的番号,下辖以**师为主体改编而成的红38军和以挺进师为主体改编而成的红40军;红二十八军升格为红二十八军团。下辖以红82师为主体改编而成的红42军和由山地师与红74师合并而成的红45军;而教导师则更突出“教导”二字。步兵数量大幅缩减,总兵力由原来的三万人左右锐减到一万余人,直属于红三方面军总指挥部管辖,类似的部队还有装甲旅、重炮旅、防空团等多支“特种兵”部队……

在华北作战的过程中,胡卫东意识到在与拥有空军优势的鬼子交战时。兵力太多有时不但不是优势,反而不利于快速展开、更不利于避开日军的空中侦察,同时对鬼子的飞机大炮来说也是再好不过的靶子,而且目前中原苏区的首要工作是发动、组织群众和镇反剿匪,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地方部队和民兵甚至比野战部队更加重要。为此胡卫东提议压缩完全脱产的野战部队数量,一方面降低根据地群众的负担,另一方面则将裁下来的人员分配到地方上加强守备部队的实力和民兵组织的建设。这个方案得到了张浩的大力支持,而伟人也因其符合自己的“人民战争”思想而大加赞赏。

胡卫东估计,改编完成之后。红三方面军的四个军兵力都会在25000-28000之间,加上教导师等方面军直属部队,野战部队的总兵力约为十二万多人,而与此同时中原苏区地方部队的数量却能够猛增到十五万人以上,半脱产的基干民兵数量则超过二十万,至于仅仅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军事训练的普通民兵。更是可以突破二百万人。地方部队和民兵的战斗力虽然不能与精锐的红军野战部队相比,但却为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补充兵员,还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军事人才,而当日寇全面入侵之后,他们更是一跃成为对日全民抗战的主力,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从北上山西算起,胡卫东已经离开根据地差不多有小半年了,其间各方来投的人才络绎不绝,特别是红十五军挺进华北痛歼日寇而成为海内外华人心目中的英雄部队后,中原苏区所能吸引到的人才就更多了,除了那些原本就在华北而直接投军的大学师生、以及胡卫东亲自派人特别邀请的重要人才之外,更有很多人不顾路上的艰难险阻,千里迢迢赶到了洛阳,其中甚至有不少还是不远万里从海外归来的,例如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内燃机研究室的研究生郭栋材,留学英国的冶金博士张华清、日本早稻田大学电机系的毕业生程明升,德国柏林工业大学钢铁系的陆达等等,其中最令胡卫东惊喜的,莫过于之前还在德国维次堡大学化学研究所进修、听说了红十五军抗日威名与青霉素的抗菌奇效后依然中断访问学习而毅然回国来投的后世新中国药物化学之父——黄鸣龙……

历史上黄鸣龙最著名的科学成就是意外发现并总结出了“黄鸣龙还原法”,但对于新中国来说,他在应用化学、尤其是药物化学方面的贡献要更加重要得多,其中新中国甾体激素类药物的国产化几乎是黄鸣龙凭着一己之力逐一解决的,若非如此,后世便宜到药厂都不愿生产的地塞米松、可的松等皮质激素只怕还得长期高价进口,而胡卫东最看重的,也正是黄鸣龙在药物化学合成方面的天赋与才能……

p

第一百三十二章爱才如命

青霉素虽然好用,但有一种民国时期危害极大的传染病它却是治不了的,那就是结核病,历史上这要等到1944年链霉素发现后才能医治,而链霉素对于胡卫东这个生物与医药的双重外行来说远比青霉素难搞得多,所幸他刚好知道对于结核病效果更佳的“异烟肼”的化学构成。不过,虽然异烟肼的结构并不复杂,但要实现工业化生产,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来胡卫东没有那么多时间进行研制,二来医药产品的质量要求与工业用化学药品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这个年代中国却根本没几个药物化学家,因此这件事只得一直搁置,所以现在黄鸣龙的到来无疑是雪中送炭。

目前西方国家由于国民卫生防疫知识的日渐普及,结核病的患病率逐年下降,因此异烟肼将来的利润空间将远不能与青霉素相比,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它的价值或许更大,结核病、尤其是被称为“肺痨”的肺结核不但直接杀死了无数患者,更间接地毁掉了无数家庭。因此,价廉而高效的异烟肼若能大量生产,其意义怎么高估也不为过……

黄鸣龙一看异烟肼简单的结构式,立刻打包票可以在一个月内完成它的工业化生产流程设计,但他也不禁对胡卫东怎么找到这种化合物、并且确认它对结核病有特效而感到奇怪,好在胡卫东早有准备,推说他这是他昔日想要研制一种高能燃料时意外发现的,黄鸣龙自然知道以异烟肼的成分结构来看燃烧热值肯定不低,便打消了心中的疑窦,但胡卫东在他眼中却愈发显得高深莫测起来……

海归与国内大专院校的师生胡卫东自然是很重视的。但名单中一个籍籍无名的小锁厂老板的名字却令他更加高兴,张浩见状错会了意。感慨道,“这位沈老板为了抗日救国将家产全部都变卖了,只带着工人和机器来到我们苏区,还表示说在将鬼子打跑之前机器可以借给我们无偿使用,只要是他能干的工作,随便我们安排,这种高风亮节,我们党内的一些同志都比不上啊!”

胡卫东见张浩理解错了,却又不好解释,只得嗯嗯了两声作为回复。其实。胡卫东之所以会一下子激动到近乎失态。并非仅仅是因为那人的品德……

张浩口中的那个锁厂老板是上海“利用五金厂”的老板兼工程师,他在一个月前听说了红十五军华北抗战的英雄事迹后,毅然变卖全部家产,带着所有愿意同行的工人与厂里的10台机床费尽千辛万苦来到了洛阳,由于一路上为了通关而打点的花费。这位小老板现在除了机器已经几乎一无所有。但在胡卫东眼里,光是这个人本身就至少值一百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