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亲网 - 言情小说 - 庶妻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5

分卷阅读235

    便够了,还有什么不能满足的呢?

她是很知足的人。

这个年节过得十分忙碌,十五过后,赵晋和柔儿去了一趟清溪宅子,战乱后,那边一直空着,柔儿的绣云坊交给管事们打理,她和孔绣娘都不在,都没什么精力亲自照看店铺。

管事来向她回话,赞道:“太太有眼光,年前那批货果然出的快,前几日对街的那家织绣坊还来问我,咱们家是什么时候压的这么一批货。”

柔儿笑道:“是你们把东西保存得好。”街上许多店都被人砸了,绣云坊兴许是不起眼,也兴许是赵晋命人格外看护的原因,库房没被破坏,东西保存的都很好。这次重开店面,百姓们经过战火洗礼后钱包都不厚,那些大户也损失惨重,价钱便宜质地结实的料子卖的最好,反倒绫罗绸缎被光顾得不多。

赵晋坐在旁喝茶,默默听着她吩咐底下人做事,又谋划着铺子来年的经营。他发觉她当真很喜欢做这门生意,虽然赚来的那点钱,甚至还不够他请客吃饭挥霍一晚,但似乎对她是很重要的事。

回程车上他问她,“你要是想回清溪,就命人把宅子修缮一下,现在彦哥儿还小,不便来回挪动,等他大些,每年寒暑来陪你住段日子,也好。”

柔儿摇摇头:“谢谢您支持我,不过绣云坊我不准备做了。”

赵晋很是意外,“你不是很喜欢么?再说,你在里头投入不少心血和经历,这么放弃,你甘心?”就是知道她不甘心,这家铺子对她来说不仅是生意,更是她的安全感。她脑子里会想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将来不和他在一起时要靠自己生活这种事……

“等孔绣娘回来,我就把店交给她打理。我在浙州看好了一个位置,算了算我的体己,大抵勉强能支应下来。其实早就想这么做了,不过刚回浙州那阵儿,铺子不景气,损失不少,没有余钱,现在好了,过个年节多赚不少,我打听过了,那铺子位置一般,胜在便宜,我能应付。”

她双手搭在他臂上,笑道:“爷,把体己投进去后,往后我就只能靠您给的月钱过日子啦。”

赵晋嗤笑一声,抬手把她搂住,“养媳妇儿是应当应分儿的,分什么你我。你要是喜欢,我把吉祥楼……”

她伸指抵住他唇,“不要。”

他眸光微冷,牵了牵嘴角,“孩子都跟我生了两个了,还要说什么生分的话么?”

她摇头道:“不是,我现在的水平,哪能管那么大的生意?您要是愿意,拨个人教教我,等我学好了,真能管好时,您再给我打理,成不成?”

他倒是有点儿意外了,“怎么想开了?不跟我算账了?刚成亲那会儿,不是连我给你爹娘买个宅子都不许,非要自个儿出那笔钱?”

她下巴抵在他肩头,幽幽地道:“那会儿我还没想通。”

“那现在怎么想通的?”

她温声道:“我想了想,得奔着过长久日子。您是我夫君,自然我得帮衬您,您帮衬我,也是因为当我是自己人,对吗?”

他笑了下,扶了扶她发顶,“自然。夫妻是一体,你能这么想,我很欣慰。你不知道,原来我总觉得,自己像个青楼里的挂牌的清倌人,说不准哪天不给嫖客喜欢了,或是人老珠黄卖不动了,就会被厌弃掉,换上更年轻貌美的来替我。”

她被他说得笑起来,举手捶了他一记,“胡说。”

“当真。”他握着她的手,“你得对我好点儿,我可是为了你从了良的,记得啊。”

柔儿笑得不行了,哪有人把自己比喻成青楼卖笑的人的。

她脸色绯红,眼底流转着温柔的光,捧住他的脸笑道:“那你好好表现,可别叫我后悔赎了你啊。”

赵晋挑挑眉,一把勾住她后腰,“得嘞,往后您就知道我伺候得多卖力了,保准亏不了您。”

——

月色如银,窗前铺了一层白霜。

冬日冰寒刺骨,可室内是温暖如春。

地龙烧的火热,一场欢雨刚过。

她披衣坐在炕上瞧账本,怕灯烛惊了他的梦,侧身把烛火的光遮着。

帘帐掀开一条细缝,赵晋半途醒来,就看见不远处一个纤细的背影。

他莫名觉得安心,只要她在,这个家就不会散。他有疲累时可供漂泊的港湾。一切都是他曾幻想过的模样。

赵晋拿了件儿袍子,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披在她肩头。

柔儿抬头正要说话,他朝她比了个“嘘”的手势。

他弯下腰,踢掉鞋子爬上炕,靠在她腿上闭上眼,“你接着瞧吧,不用理我。”

柔儿把一旁的被子扯过来替他盖上,他就真枕在她腿上再次陷入沉睡。

柔儿把最后一笔帐算完才吹了灯。

雪花细细碎碎,透过窗格拂进来,不等落地便化成了水雾。

桌上那盏残烛,用劲儿地摇曳着火苗,终于终于,最后一点火星灭掉。

天就快亮了。

第122章

关于绣云坊,柔儿没想到的是,孔绣娘没有回来。

距离陈兴等人南迁至今,已过了九个多月,年节前那边写信过来,说陈兴预备搬回清溪,继续做饭馆生意。及至到了几人回来的日子,柔儿派人去城外迎接,却只接回了陈兴一家人。林顺、孔绣娘一家,方姑娘一家,都决定留在南方。南方气候宜人,更适宜两家老人休养,林顺凭着一身力气寻了个镖局的差事,活计稍嫌繁重,但胜在工钱颇丰。因为人敦厚稳重,很得东家看重。孔绣娘替人缝补、刺绣,也能贴补家用,林氏悄悄告诉柔儿,“我嫂子有了,才两个月,我哥哪里放心让她乘车走这么远?”

柔儿怔了下,旋即才想起林氏的嫂子正是孔绣娘。事先风声瞒得紧,信上都没说,她自然替孔绣娘和林顺高兴,算起来,林顺今年也有二十四了,陈兴跟他年龄相仿,孩子都四岁了,他却才成亲。蹉跎这么多年,总算他也有了幸福的归宿。

林氏又道:“方姑娘和孔兄弟的好事也近了,明年三月春闱结束,多半就要行礼。”

一家人欢欢喜喜吃了顿团圆饭,中途福喜进内院替赵晋传话,说自己回不来,让家里不要等他,晚点儿他再亲自宴请舅兄一家。陈兴自是客气了一番。

福喜传了话毕,却不忙离开,见梅蕊端着盘点心过来,他笑嘻嘻上前讨要:“好jiejie,我跟爷跑了一天儿,一点东西没吃呢,这是什么糕点?你赏一块儿给我?”

梅蕊瞧见他便有点儿脸热。上回密道里逃难,她受了伤,还是他把她背出去的。年轻姑娘面皮薄,这事儿怎么可能忘得了?

她护着托盘不让他拿糕点,努嘴道:“这是给太太和陈大爷他们吃的,你哪能拿?”